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

一起完成合約



每個國家有不同的Au Pair合約和規定。

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(以德國合約為例),像是:


是否有自己的房間?廁所和衛浴是共用的嗎?






一周有幾天休假?








互惠生的職責
每天的工作時間、時數、內容…都要寫清楚
例如:星期一至五 15:30-18:30,60%顧小孩、40%簡單家事(洗碗機、洗衣機、協助小孩整理房間等等)






通勤車票、機票等其他事項可以新增在這裡






其實,合約寫得再仔細,真的上場時也不會100%照表操課(因為不是上班,而是進入別人的家庭生活),多出來的就當成隨手之勞。然而,制定清楚的合約不只是保障自己的權益,也讓寄宿家庭有一個清晰的概念,使彼此了解對方的職責所在,避免在一堆麻煩的申請過程和五萬八千里之後失望。

這裡有light housework的定義,清楚列出該做與不該做的項目。

完成後,Home爸媽會在合約和邀請函(德文)上簽名、連同兩人的護照影本一起寄來台灣。


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

尋找、面試、家庭

「阿嘟,你有聽過嘔沛嗎?」
「你是說au pair嗎?有呀!」



--

Au pair翻譯為互惠生,在和阿嘟聊天之前完全不知道。「平等」、「互惠」地生活在一個家庭之中,包食宿還有零用金,不是幫傭也不是家教,而是(理想上)一位暫時的家庭成員。但就算在台灣,每個家庭習慣就很不一樣,更不用提加上文化差異後的大亂鬥。所以,要成為au pair,不管是寄宿家庭還是互惠生本人,都必須有包山包海的尊重與包容。(可怕)

去年十月在DAAD看到了au pair徵人廣告,馬上用中文和(鱉腳的)德文寫好簡歷寄過去。但因為回信時間太長、錯過時機而作罷。

接下來和一位住在鄉村的德國+印尼家庭聯絡上,可以住在分開的公寓中、但沒有語言學校(有一對一家教)、生活圈幾乎就是寄宿家庭,也沒有確切的行程表(信中媽媽說:他們現在的Au Pair就像家人,幾乎整天都在一起)…我比較傾向有大概時間表而婉拒。媽媽也寫了很大一串回信向我說明Au Pair的性質:這不是一個準時上下班的工作,當家裡有緊急狀況,Au Pair就是能夠給予協助的重要腳色(小孩突然半夜大哭,你不能留著隔天還要上班的媽媽一個人面對,自己在房間睡覺)真的很謝謝她。

之後,陸陸續續透過AuPairWorld跟幾個家庭交談,一月時連絡上了在紐倫堡的德國+中國家庭。

其他網站還有:
newaupair.com  (網站陽春,但很努力保護au pair的樣子)

註冊之後,就可以將自己的照片、十八般武藝以及為什麼想當au pair…全部列表上去,可以的話再用該國語言(例:德文)寫自介。


在尋找目標之前,還可以為自己訂下一些標準:
1. 何時開始?要待多久?
2. 可不可以上語言班?一周可以去幾天?
3. 需要接送小孩嗎?開車?
4. 在大城市、還是鄉村?
5. 自己有能力照顧幾個小孩、幾歲?


在與家庭往來的訊息中,常常會被問的是:你要怎麼跟小孩互動?有跟小孩相處的經驗嗎?你有駕駛經驗嗎?
我雖然有駕照,但我真的不是一個有經驗的駕駛者(自己開把車撞爛就算了,帶著小孩壓力太大我不行);跟小孩相處的經驗也不多,只有小時候跟年齡差距不大的堂弟妹玩,12歲差以上的經驗幾乎是零。

接下來就是令人緊張的Skype面試,在開始之前我自己畫了表格,填上已經知道的資訊和必問的問題:

我把問題大致上隔成四格:
工作-工作時間、內容
小孩-個性、喜好、須注意的事情
-語言學校天數、零用錢、通勤車票、(optional)機票、簽證費用
家長-工作型態、對au pair的期許
→可參考 你必須問寄宿家庭的重要問題

原因是,我看了許多au pair的網誌/甘苦談,有些(很激烈地)跟家庭鬧翻說掰掰,眉角在於「溝通不良」。從小被教禮貌長大的台灣人,與直來直往(有時候有點沒禮貌)的歐洲人對話,常常會漏接然後跳電。寧願直接(但還是有禮)直接切入重點不要廢話(尤其跟自己相關的不要歹謝問),清楚所有合約內容。

回答問題一定要誠實,不要害人害己。(例:坦蕩蕩地說我真的沒有跟小孩相處經驗)


Skype面試完隔天就收到錄取信了!

下一步就是合約和申請簽證了。